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说,冥想看起来是与正统基督教相冲突的。我们将之与一些灵修操练技巧联系起来,比如深呼吸,打坐,和重复朗诵那些毫无实质内容的文字。东方宗教被引进到西方思想,尤其是在1960年代美国历史的这段时期,已经塑造了我们对冥想先入为主的概念。
但是拉丁词“meditatio”意思是“细读,默念,昼夜思想”。[1]对基督徒来说,冥想就是思考。围绕内容来思考。基督徒不是藉着冥想来消灭他思辨的能力,或者放空他的头脑;恰恰相反,基督徒努力使用他的理智来理解上帝的话语。就此来说,理智或者理性的使用是处于服侍或者说仆人(而不是凌驾)的位置。称义的信心需要历史性的福音知识作为前提。正如圣保罗在罗马书十章所说:“未曾听见他,怎能信他呢?”[2] 当然,仅仅有历史性知识还不能算作称义的信心。魔鬼不也拥有这知识吗?[3]正如你所看见的,知识的获取本身不是目的,它是达至目的的手段。圣灵藉着头脑获取的知识在心中生发信心。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在教会的公祷中如此祈求:“帮助所有听道的人正确地明白和真诚地相信。”[4]
不断重复是关键。密苏里路德会总会出版的一本旧的圣经参考书非常准确地说:“仔细阅读一次仅仅能领受其中的四分之一。而这能够使你总结归纳并说出中心思想。”[6] 对圣经一段内容的仔细阅读至少需要四五次。然后回答一些经文相关的问题。这些问题有以下几点:人物,地点,时间以及情节。主要圣经人物有哪些?该事件发生在历史上的哪个地理位置?该历史事件何时发生的?整个历史事件的概况是什么?
然后,藉着你的仔细阅读,找出历史事件中的必要因素。问题是什么?很明显,问题总是罪,但罪从来不是抽象的。是傲慢的罪吗?是私欲或仇恨的罪吗?或者说上帝的百姓在暴君凶残的手中受苦?
然后问,“高潮或转折点是什么?”我们的主是如何解决这一具体的罪及其问题?祂是差遣一位先知来呼召悔改,就像拿单来找大卫那样吗?祂是行神迹,就像祂为基甸所行的?祂是施行惩罚,就像祂降下十灾那样?
最后,结局是什么?是像尼尼微或尼布甲尼撒那样的悔改和信靠?或是心更加刚硬如法老?是否有拯救和释放,正如以色列百姓所经历的?
这些功课完了之后,我们最后可以问:圣灵藉着祂的话语是要教导我们什么?我们如何找到答案?回答此问题的一个途径是透过“路德小问答”这个镜头来查看所学功课。上帝是因为祂的律法受僭越而以刑罚来威胁吗?还是我们的上帝在以一位救赎主要来到的蒙福应许安慰我们?上帝是像祂在诗篇中所做的那样,在教导我们如何祈祷吗?或者我们认识到上帝藉着施恩具来赐下恩典,进而在恩典的媒介,即圣洗礼和圣餐礼中坚固我们的信心?上帝是在给出我们做父亲,母亲,儿子,女儿,丈夫,妻子或员工的职责吗?
默想圣经是需要花些时间,但相比收获而言还是非常值得的。愿上帝祝福你对圣经的阅读和默想!
塔维斯.博格是在爱荷华州拉缇莫尔市的圣保罗路德会做牧师。
尾注:
翻译:刘富涛
2019年7月25日星期四
于圣三一路德会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