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27日星期一

小钱



参:马可福音12:41-44;哥林多后书9章



瘟疫继续蔓延,随之而来的必然是经济危机,失业,饥荒等等。同众多商业和政府机构一样,教会就其机构运转本身来说也面对类似的危机和财务困难。呼吁信徒坚持按着所得收入积极奉献,如果还有工作能领薪水的话,当然是有必要的。作为一名领教会薪俸的实习传道者来说,我当然希望弟兄姊妹能够继续奉献。然而有些事情也催促我去思考耶稣称赞寡妇奉献全部家当,即两个小钱的故事。重读这个故事,发现有一个完全不同的角度可以帮助我们思想奉献的问题,尤其是关于“信心”的教导。



直白地讲,我不认为这是耶稣在教导我们都应该效仿寡妇奉献全部家当的事,换句话说,寡妇的奉献不是信心的楷模,好像我们能做到这样的“全盘交托”,就是真信靠神了。



有些教会拿这个来教导信徒说,你这样奉献不仅是信心的表现,而且信心必然带来更多神的祝福,说的不好听些,可以带来“更多收益”,因为跟神作交易终究不会吃亏的,祂必要按着极丰富的恩典回馈我们。我想这样的教导并不罕见,也很受教会消费市场顾客的欢迎。然而利用神的也必被“利”所捆绑。



主耶稣高抬寡妇的奉献,“小瞧”其他人奉献的原因或许还有另外一种可能。



他们奉献是因为自己多余或宽裕的地方,即闲钱,也可以说是增长的地方。 神祝福所有的人,包括这些拿着增长的祝福来奉献的人,而我们大多数都是这样的。又或者可以说,我们大多数是经济独立的,是从神那里藉着我们身体资本领受了许多祝福了的,我们也认识这一点,也感恩主对我们所需的供应。这种感谢也是应当的,可喜悦的。



然而我们还是需要进一步思想为什么主耶稣那寡妇和大多数的我们来比较。寡妇是没有经济来源的,她奉献两个小钱的时候是否会挣扎犹豫,我们不知道,因为圣经没有说。但不难想象的是,她是靠着亲戚的怜悯供应活着的,又或者是靠乞讨维持生计?也没有交代。难道她不会考虑自己的奉献会给亲戚们带来更重的负担吗?或者她以后的生活更需要倚赖别人的同情和怜悯?无论如何,寡妇还是奉献了,这的确是一次冒险的行为,甚或非常危险的举动。



圣经没有说寡妇以后的生活如何,我想她不会因这次的奉献而得到更多的回报,生活继续,并没有什么所谓的“财务自由”。这样的梦想是给我们中的大多数习惯了“经济独立”的人群去奢侈的。



当前的瘟疫和经济危机还没有把我们大多数人带到寡妇的生活境况里面,那怕是到了那一步,我们是否准备好了依靠他人的救济生活?美国人有纾困金可以拿,然而大多数是拿的理直气壮,因为这毕竟是纳税人的钱,应该的。然而如果经济崩溃到要让临界的墨西哥帮扶的时候,大家是否会拿的“心甘情愿”呢?我想没有几个人会愿意伸手接这张支票的。换句话说,大多数人还是活在自己将来能够再次经济独立的预算和自己能再次做出经济贡献的情操上。



耶稣称赞寡妇的小钱,不是因为她的大信心,甚或她的感恩之心,因为我们大多数也是这样的感恩,或多或少。经文把我们带到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待此问题,那就是以“接受他人怜悯和救济”为满足,为生活的常态。就此来论,我们有太多悔改的地方。我们太独立了,太自强了,太自我了,那怕是活在上帝的恩典里面。对于许多有大信心并且生活富足的基督徒来说,“怜悯”是永远无法运用在自己身上的词汇。耶稣说那妇人是狗,她却说“主人的狗还有桌子上掉下的面包屑可吃的,”这样的言论对于有些人来说是多么不堪入耳。



事实上,我们生活的常态就是依靠邻舍的帮扶,意味着我们的经济来源本身不是绝对地理直气壮,而是出于上帝藉着他人对我们的怜悯同情。那么处在这种境况或贫穷的思维模式里面的时候,我们是否还有勇气奉献给教会或教会机构?又或者说,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智慧来奉献?以下是我的几点建议:



第一,教会机构本身不是教会,教会是信徒的集合,是无形的。无论教会的建筑是否还在,教会不会灭亡。不要为了维持租下来或贷款买来的教堂,这些都会随着市场经济坍塌掉的。

第二,不要认为没有你的奉献,教会就会倒掉,因为教会依靠的是基督和祂的话语。

第三,教会事工的首要目的是传道,所以若有能力奉献,要尽力帮助牧师和传道人的生活,而不是什么公益项目,虽然慈惠和社会服务在有条件的情况下也是应当的。

第四,奉献不是基于对将来经济好转的期待,而是基于对当前依靠“怜悯同情”生活常态的满足。

第五,奉献不是要证明自己的信心,而是出于对上帝福音救恩的感谢赞美,按着收入和能力甘心乐意奉献。

第六,奉献是你管理财物的支出一部分,但也要记得分配预算照顾好自己的家人和他们的物质需要,无论他们是否信主。

第七,神不需要你的奉献,你的奉献最终还是爱邻舍的表现。



另外,这种危机更突显大型教会的软肋,他们需要的是人气和财力。要记得一点,耶稣称赞寡妇奉献小钱的同时,马上转向圣殿被毁的预言。该去的就让它去吧,唯有神的道永远长存。我们看见上帝藉着这次瘟疫给教会和信徒带来许多的更新,既使过程是痛苦的。



“怜恤人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蒙怜恤。”问题是我们大多数人能否满足于靠他人怜悯生活的状态,还是我们习惯了以施舍者的姿态过活?至少自己作为传道者,这是我必须学习的功课,无论世界的眼光如何鄙视这样的“不自强和不务正业”,无论这个世界如何鼓吹“经济独立和财务自由”。寡妇的小钱是伟大的,秒杀所有独立的经济人。换个方向思考,你若认识到自己是靠怜恤活着,你必会怜恤人。进一步讲,你若认识到自己是靠赦罪活着,你必会赦免人。



这样的呼召不是变卖家产,周济穷人,而是在真正贫穷的时候,仍以为富足。因为前者是要摧毁偶像,后者是以怜悯夸胜,不是自己对他人的施舍,乃是接受施舍怜恤。然而那些真有钱却以穷人自居的,与基督怕是无份,还不如年轻的财主离天国更近些。他们根本不在耶稣所讲的寡妇小钱的故事里面。



保罗确是有骨气的,宁可编织帐篷自给自足也不累着个别教会。若牧师传道者需要进入这种“三自”模式,恐怕教会真的已经荒凉到凄惨的地步,但这样的衰败于教会也是有益的。保罗的勇气出于对福音的忠诚,谁能在这样的旷野中继续传道呢?这种试炼也是神的祝福,教会的荣耀总是,也只能是基督的十字架本身。那些以福音为发财门路的都要散去,人前的信心勇士再无光环,消费基督教会的也渐渐远离,主的道却永远长存。





刘富涛

2020年4月27日星期一

洛杉矶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