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12日星期日

论不寐宗或“不寐的路德宗” 系列二










上帝的话语,圣经,教义与认信

提醒:本系列内容仅依据不寐之夜公开的信息,做调查询问和辨析,但不做额外披露,若有越线,请提醒,想要知道更多,请咨询审判官大人。

这个系列会遵循以下路线纲要(初步拟定):
1.胡春林牧师(任不寐)在博客上对几位LCMS牧者宣教士的控告
2.从博客所知,对胡春林牧师教导的质疑点
3.协同书与不寐之夜所呈现的有何区别
4.什么是“教义”,以及圣经与教义(包括协同书)的关系
5.改教家的“唯独圣经”与不寐版的区别
6.何为“不寐宗”及其对路德会事工的影响

导言:从系列二开始,要针对不寐宗的,教义,教导和所信进行辨析,本打算直接面对争辩的焦点:末世论以及千禧年问题,但在这之前,首选要论到一切教义教训教导认信内容的根基,圣经,上帝的话语。不寐宗特别钟情这个口号啦,“拿圣经来!”在大家都高举圣经的时代,这个问题似乎无关痛痒,然而,我们常常从对圣经是什么以及圣经的属性上犯错误,以至于之后所有的争辩都变得矫情执拗。什么是圣经,什么是教义,什么是认信,这些问题必须首先得到澄清。

任不寐是假名,所以此系列统一称呼:不寐宗,胡春林(即任不寐牧师)

摘录不寐宗相关教导:----不寐之夜凤凰版存档:

教义在某种意义上是一种希腊-法国-欧洲的哲学习惯。或者可以这样说,西方教会的教义是教会面对西方文化作出的护教反应;但同时必然也是西方文化在教会中的反应。教义史一定是教会与处境的互动历史,正因为如此,教义与圣经不同,虽然有启示真理的光照,但并非启示真理本身。关于教义我们需要确立3项教义。第一、教义的意义在护教,在于面对异端和异教。第二、教义面对圣经必须保持谦卑,任何宗派教义都不是圣经,更不是圣经的总结和终结。第三、必须警惕教义对教会生活的搅扰——如果教义已经穷尽了圣经真理,教会就毫无意义。圣经以66卷书的启示向天路开放;圣经是并且唯有圣经是教会建立和发展的根基。

但是,路德及其追随者所做的一切及其意义,他们自己未必完全是明白的。第一、他们看不见上帝藉着这场改革是要把祂的教会带到德国以远的地方,而不仅仅是为了抛弃和否定罗马教皇制。不是的。罗马再黑暗也是基督的教会,一个更新着的淫妇。而德国教会不是终点。正如起初上帝允许使徒在耶路撒冷遭遇大逼迫,目的是将使徒驱赶到普天下去建立祂的教会。第二、协同书的作者们夸大了协同书的神学价值,但实在说来,协同书是一个里程碑,但也只是一个里程碑。协同书不是宇宙真理,不是圣经最后的总结。协同书是为了保护德国教会的权宜之计。但当教会发展到德国和路德教区,上帝吩咐以色列人往前走。他们不想走了。如果路德活在今天,可能正如摩西从山上下来。如果路德教区再无限高举协同书,协同书另外一个名字就是金牛犊。

对宗教改革当看得合乎中道。我们不像教皇派将改革视为洪水猛兽,也不要像路德宗将改革惊为天人,当然也没有必要像加尔文主义者谬托知己。首先,宗教改革的真理天路只是在半途。宗教改革不是对中世纪的断裂,也不是神圣历史的最后高峰。宗教改革两大旗帜或两大贡献是:本地教会与唯独圣经;而这个过程刚刚开始。在这两个基本真理问题上,路德改革和宗教改革只是未尽的改革或没有完成的回归。其次,宗教改革至少客观上导致了基督教世界的分裂,随后发生的三十年战争以及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兴起与入侵以及欧洲战争,都可以溯源到路德改革,特别是加尔文派的极端主义行动。而我们在学习协同书的过程中,要注意并且需要不断超越路德教会的三个问题。

我们应该充分理解,路德教会是在不断的战争状态诞生的,无论面对罗马还是加尔文派以及内部的分裂,都是生死之战。于是“路德人”成为一种可以理解的政治自卫和信仰宣示。我们在协同书的字里行间一直能看见,我们的前辈一直在“打仗”,“敌人意识”和“被迫害妄想”统治着路德人。当然我们知道,他们的“被迫害妄想”并非“妄想”,而是一个基本事实。正因为如此,“路德人”也表达了一种向外界施行社会封锁的态度,为了确保“教区”内部的稳定和团结。与此同时,“路德人”对自己的一切教义领受都难免夸张到“宇宙真理”、“终极真理”的高度。这种思想实际上藉着加尔文主义的双重预定论,构成了后世“尘世乌托邦”、“先锋队”、“天国代表、“阶级斗争”、“口含天宪”等一切邪教运动和意识形态的基础。

与此相关的问题,或更重要的问题,路德人将协同书抬高到圣经的位置上,并以此自我定义。除了灵恩派,几乎所有的基督教派都可以归类为认信宗派:除了认信圣经,同时认信自己宗派形成的教义,甚至自己宗派领袖的神学。当然路德宗不是最疯狂的。我不反对教义,相反,教义非常重要。但是,任何将教义在理论上,或实际上与圣经等同的作法,甚至将教义视为圣经总结,实际上高举在圣经之上的行动,都是一种邪教。圣经所讲的认信对象只有基督和圣经,而不是教皇、主教、路德、加尔文或协同书、郁金香和任何其他教义宪章(马太福音10:32;罗马书10:9;彼得前书3:15;约翰一书4:2)。我个人只接受否定性的教义认信:面对异端、异教、邪教和其他宗派,我们无条件认信协同书;但是,在圣经面前,我将协同书视为阅读圣经的一种方法,同时让一切教义随时随地变为粪土。
---
我们学习协同书绝非要把协同书当成圣经来认信,而是学习这些伟大的圣徒怎样唯独圣经的精神见证,一直从中看见复活的基督怎样藉着路德改革继续将历史变成祂的故事。实际上如果你认同协同书等同于圣经,你就根本没有资格反对教皇无误论、基督教要义、古兰经和摩门经是启示真理。但是,遗憾的是,路德教会的很多主流们实际上是将协同书等同于圣经的。Concordharmonywith one heart)与confessionto say what you believe)这两个概念实际上表达了这个事实。更多人在教义与圣经的关系上一直模棱两可,一方面不敢公然宣告教义等于圣经和高于圣经;另一方面又要求牧师和会众无条件顺服教义(unconditional confessional subscription)。路德教义神学实际上在讲述一种勉为其难的政治谎言。教会政治的恶俗正在侵蚀宗教改革时代的纯真热情。
---
在加尔文主义的冲击之下,实际上路德教会被迫部分地加尔文主义化了;在上述立场上,路德教会与所有基督宗派同样违背了圣经。人对圣经的理解上升为第二圣经,从而废弃了刚刚宣告的“唯独圣经”这个改革教义。将任何教义,无论是路德宗的教义还是改革宗的教义,无论是天主教东正教圣公会的传统,形式上等同于圣经、表面上凌驾于圣经之上,都面临着同样圣灵的责备:“18我向一切听见这书上预言的作见证,若有人在这预言上加添什么,神必将写在这书上的灾祸加在他身上。19这书上的预言,若有人删去什么,神必从这书上所写的生命树,和圣城,删去他的分”(启示录22:18-19)。这是启示录上清清楚楚的话语,因此特别涉及末世论和千禧年的信息,你与其言之凿凿但改变圣经的话语,不如谦卑诚实地顺服圣经的字句,免得自以为是,获罪于天。
---
协同书要争辩的话题具有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性。比如对教皇制的极端批判和全面否定,最多只适用于教皇制在最黑暗的年代和最最极端的方面。但是如果用之与所有中古时代的教会,这是不公平的。与此同时,在欧洲以外,比如教会遭遇印度、日本和中国文化的拦阻,实际上协同书甚至一切西方神学根本没有这方面的问题意识。在神学院的一些经历也不断让我看见,西方的很多教授实际上根本缺乏面对远东文明的能力,而协同书根本不足以支持他们将那里的问题对象化。举例而言,基督论(包括三位一体和神人二性论)首先是一个希腊或西方的问题,尽管我们完全赞同这些教义。但是包括对犹太人在内的东方人而言,这些让人血流成河的“核心问题”在东方未必是一个难题。希腊人的思维和犹太人的思维如此不同,这一点看旧约就一目了然。让我们感谢神,圣灵没有用系统神学和教义文本的方式向我们启示真理,因此,只有圣经是圣经。
---
这是我的立场。第一、协同书是阅读和理解圣经的一种方式,而且是迄今为止西方神学最好的方式。第二、协同书只能在一定的历史语境中进行了神学见证,而她没有阐述的真理,我们应该面向圣经持开放和顺服的态度;我从不认为协同书穷尽了圣经真理,也不认为协同书面对了所有历史和现实问题。第三、协同书个别结论和路德教会个别传统与圣经之间存在模糊的地方,我们必须唯独圣经。第四、一些路德教会的学者和牧师对协同书的极端解释,最多只有参考价值,而不能成为彼此控告和论断的真理根据。而我恰恰认为,这才是路德教会牧师对我们认信教义的真正认信。第五、我只接受护教学意义上的unconditional confessional subscription;绝不接受释经学上的unconditional confessional subscription。这是我的solemn promises。如果有人心里也是这么想的但就是不想承认,这些路德人我视为外邦人。
---
协同书的作者和阐释者在这方面和教皇派、加尔文派、马克思主义者、自由主义者以及一切罪人精英是一致的:以为自己几篇小破文章已经穷尽了圣经真道和宇宙真理;仿佛圣灵和历史到他们那里就到达了光辉的顶点;以至于在基督复临之前,释经已经毫无意义。所以这是我的立场。第一、迄今为止路德宗教义高于改革宗教义和天主教教义以及所有基督教宗派的教义;第二、一般而言任何宗派教义都高于世俗小学和无知神学;第三、圣经永永远远高于教义和教区;只有圣经是稳定的,但只有圣经是圣经。在我全面得罪公共知识分子之后,第一条我得罪了改革宗。第二条我得罪了灵恩派。第三条我开始得罪路德宗。我不想得罪教会。当我们面对一个宗派和一间教会,若非涉及基要真理,上述问题则不构成我们离弃她的理由;正相反,在有缺陷的教会中彼此相爱和共同更新,才是教会真理的题中之义(哥林多前书13:13)。主必与我们同在。阿门。---任不寐,201731

A. 什么是圣经,上帝的话语?

3:14 但你所学习的、所确信的、要存在心里.因为你知道是跟谁学的.
3:15 并且知道你是从小明白圣经.这圣经能使你因信基督耶稣有得救的智慧。
3:16 圣经都是 神所默示的、〔或作凡 神所默示的圣经〕于教训、督责、使人归正、教导人学义、都是有益的.
3:17 叫属 神的人得以完全、预备行各样的善事。
这是上帝的话语,感谢上帝。

弟兄姊妹们,我们在这段经文里面看到圣经本身是什么?圣经是圣灵所默示的,这些文字包括其语法结构等等(当然我们是指着初本Original Texts)就是上帝所说的话,是能够使我们藉着这些话语有得救的智慧,在教训、督责、使人归正、教导人学义、都是有益。上帝启示祂自己,我们的罪以及基督的救恩,是藉着这些罪人可以懂的话语,并非缥缈高高在上,乃是普通人都可以读懂的白纸黑字。甚至希腊文新约用的都不是古典,乃是“通俗”的希腊文。圣灵藉着这些文字话语使我们认识基督,赐给我们对福音的信靠,赞美感谢神,因着福音我们明白和认信这话语是圣灵的默示,是上帝的话语,是可靠的,是清晰易懂的,是全备的。

B. 什么是神学?

摘录:
路德教会中国教区可以用英文这样表达:Christ Chinese Lutheran ChurchCCLC)。正如一位同工所说,神学总是高于语法:基督是第一位的,亚伯拉罕的中国后裔是第二位的,路德神学是第三位的。本站特稿:路德教会中国教区(CCLC)的异象,任不寐,2017828

我们先来看“神学总是高于语法”这个高明的伎俩。

Theology:
Etymology: < French théologie (14th cent. in Hatzfeld & Darmesteter), < Latin theologia , < Greek θεολογία , abstract noun < θεολόγος : see theologue n. and -logy comb. form.
Greek θεολογία meant an account of the gods, or of God (whether legendary or philosophical). Varro, following the Stoics, distinguished three kinds of theologia , mythical, natural (rational), and civil, the last being the knowledge of the due rites and ceremonies of religion. This threefold division is referred to also by Tertullian and St. Augustine. In Christian Greek, the verb θεολογεν was used = to speak of as God, to attribute deity to, whence θεολογία had the specific sense of the ascription of a divine nature to Christ, in contrast to οκονομία , the doctrine of his incarnation and human nature. Another patristic Greek use, arising out of the primary sense, was the account of God, or record of God's ways, as given in the Bible, whence the late Greek and medieval Latin use of theologia for the Scriptures themselves.

a. The study or science which treats of God, His nature and attributes, and His relations with man and the universe; the science of things divine(Hooker); divinity.
以上theology神学”名词的定义和起源,见于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
概述大意:基督教希腊语神学词汇θεολογία(上帝的圣言/theology/神学)有更具体的意思,“对基督神性的描述”,对立与“οκονομία/stewardship/职份”,是基督道成肉身和人性的教义。另一种教父希腊语的使用情况“上帝的记述,上帝道路的记录,在圣经中赐下”。以至于后来希腊和中世纪拉丁语对 theologia 的使用,直接代指圣经集合本身。
2 πολὺ κατὰ πάντα τρόπον. πρῶτον μὲν γὰρ ὅτι ἐπιστεύθησαν τὰ λόγια τοῦ θεοῦ.
罗马书3:2  凡事大有好处:第一是神的圣言交托他们。 
现在我们回到圣经对“神学”的定义,“ τὰ λόγια τοῦ θεοῦ”上帝圣言的集合(declarations, collections of God)。从中文和合本,我们也可以说,“神学”就是圣道。OED词典里面所讲的特指基督神性方面的使用情况也是对的,因为圣经全部指向的是耶稣基督,上帝救恩的路,道成了肉身。

OED词条也给出英语世界的用法,有些偏向学科研究,这基本上是沿用哲学界给出的定义:对上帝研究的科学或学科,针对祂的质,属性,祂与人和宇宙的关系。我们发现这个定义非常的宽泛。“神学高于语法”或许是在这种更哲学宽泛的领域找落脚点,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一陈述离圣经相去甚远。

总结来说,基于圣经词汇以及早期教父,中世纪神学家的共识,我们必须肯定“神学”这个词就来自圣经的启示,也是基于圣经启示的教导和学习。开篇“导言”我就提到,圣经文本及其全部语法都是神的话语,“神学决不能高于语法,恰恰相反,神学在语法之中”。弟兄姊妹们,这非常重要,上帝启示祂自己是谁,我们对上帝的认识都是基于上帝的启示,即圣经。正如“道成了肉身”基督上帝的儿子,完全的神取了肉身,无限的,被有限的承载一样,永恒无限不可透知的上帝把祂自己“局限”在我们人可以弄得懂的语言文法里面,圣经类似于“基督的道成肉身”,是上帝的自卑,好叫我们能够认识祂,接纳祂,藉着祂的儿子耶稣基督,就是圣经所见证的救主。

我们决不能允许,因为上帝并没意愿,也禁止我们去在超越圣经的玄妙和虚无中认识祂,我们自己不能超越圣经的语法去认识神。正如我们只有透过道成肉身的基督去认识上帝一样,我们必须在圣经和它的语法里面完全得安慰,说“上帝就在这里”,哪里有上帝圣道的宣讲,那里就是上帝临在的地方。“神学高于语法”这种谎言所折射的是不寐宗创始人胡春林在神学上的野心,文学梦要借用圣经来成就的不眠之夜。到后面我们继续剖析这种谎言所带来的另一条更危险的路线,在神学名词,术语上的诡辩。你在这里可以看见,不寐宗的“拿圣经来”不过是说:看那本我一脚踢上天的圣经,让我们一起拿着望远镜聊聊那本云端的天书吧。我们必须弃绝这种诡计,让我们谦卑伏在上帝的话语面前,祂是信实的,祂的话语永远长存。
3:3  即便有不信的,这有何妨呢?难道他们的不信就废掉神的信吗? 
3:4  断乎不能!不如说,神是真实的,人都是虚谎的。如经上所记:你责备人的时候,显为公义;被人议论的时候,可以得胜。 

C. 什么是教义?

胡春林论到教义与圣经的关系时开篇就说:
教义在某种意义上是一种希腊-法国-欧洲的哲学习惯。或者可以这样说,西方教会的教义是教会面对西方文化作出的护教反应;但同时必然也是西方文化在教会中的反应。教义史一定是教会与处境的互动历史,正因为如此,教义与圣经不同,虽然有启示真理的光照,但并非启示真理本身。关于教义我们需要确立3项教义。第一、教义的意义在护教,在于面对异端和异教。第二、教义面对圣经必须保持谦卑,任何宗派教义都不是圣经,更不是圣经的总结和终结。第三、必须警惕教义对教会生活的搅扰——如果教义已经穷尽了圣经真理,教会就毫无意义。圣经以66卷书的启示向天路开放;圣经是并且唯有圣经是教会建立和发展的根基。

中文神学语境中,更多的是从大家所共识的理解层面,“教义,教训,教导,道理”这些都是指向一个实质,那就是基督教会里面到底教的是什么,当然很自然我们也会说这些就是上帝赐给我们的真理,基督徒所学的,所信的,所告白的,藉着可以得救的真理。“教导”更偏向于英文动词Teach,教训更像Teaching, 教义更像Doctrine. 这些是从大家的常识语汇里面的得出的概括。

看下圣经原文:
提摩太后书3:10,14-17 (和合本+ESV
10Σὺ δὲ παρηκολούθησάς(服从have followed μου τῇ διδασκαλίᾳ(我的教训my teaching, τῇ ἀγωγῇ, τῇ προθέσει, τῇ πίστει, τῇ μακροθυμίᾳ, τῇ ἀγάπῃ, τῇ ὑπομονῇ,  
14σὺ δὲ μένε ἐν οἷς ἔμαθες (所学习的have learned) καὶ ἐπιστώθης(所确信的have firmly believed, εἰδὼς παρὰ τίνων(谁whom ἔμαθες,
15καὶ ὅτι ἀπὸ βρέφους ἱερὰ γράμματα οἶδας, τὰ δυνάμενά σε σοφίσαι εἰς σωτηρίαν διὰ πίστεως τῆς ἐν Χριστῷ Ἰησοῦ·
16πᾶσα γραφὴ θεόπνευστος καὶ ὠφέλιμος πρὸς διδασκαλίαν(教训teaching), πρὸς ἐλεγμόν, πρὸς ἐπανόρθωσιν, πρὸς παιδείαν τὴν ἐν δικαιοσύνῃ,
17ἵνα ἄρτιος ᾖ ὁ τοῦ θεοῦ ἄνθρωπος, πρὸς πᾶν ἔργον ἀγαθὸν ἐξηρτισμένος.
提多书 2:1 1Σὺ δὲ λάλει ἃ πρέπει τῇ ὑγιαινούσῃ διδασκαλίᾳ(道理doctrine).

还可参考罗马书6:17,提前1:3,提前6:3,提多书1:9

教训,道理,教义(doctrine)的原文διδασκαλία, teaching 是一个,符合中文语境的分析,即都指向同一个实质,圣经的话语,先知和使徒的教训,上帝的教训,耶稣基督的教训。圣经和合本没有“教义”这个词,新译本却多处使用“教义”这个翻译词汇,或许今天中文神学语境对“教义”更熟悉些,也更通用。但这并不影响我们对其的定义和理解。就像我们可以说“任不寐,不寐,胡春林,任木师,不寐牧师”都指向同一实质一样,那位开不寐之夜博客的,在Montreal牧会的华人路德会牧师。说到这里,先提下后面要论及的“不寐宗”,当然也可以说还有“路德宗”等等宗派,这些名词都算不了什么,关键的是内容和实质,即名字所指向的那个根本。

然而,基督教会流传着一种特别的谎言,或者说面对教义争论的时候有这种潜在的自我撤离保护区,即牧师,神学家,或单个基督徒谈论教义的时候是出于人自己,在圣经,上帝的教义之间有着巨大的鸿沟。因此,大家争辩都是毫无意义啦,不能绝对化等等,因为教义是出于人或者说是人的语言对圣经,上帝话语的附着,总是有不干净的地方,需要进一步净化的地方啦,你好我好就可以了,何必那么较真。

胡春林用了比较高雅的人文修辞对此谎言背书说:
教义在某种意义上是一种希腊-法国-欧洲的哲学习惯。或者可以这样说,西方教会的教义是教会面对西方文化作出的护教反应;。。。教义与圣经不同,虽然有启示真理的光照,但并非启示真理本身。
这意味着,教义,教会中所公开传讲的,基督徒私下里所谈论的内容,首先是出于人自己的在圣经之下的哲学习惯,其哲学范式可以追溯到希腊-法国-欧洲,当然我哲学不好,不能对此根源进行点评。但可以肯定的是,这是概念的偷梁换柱,更确切地说,这是用人的哲学为话语背景,来折射进入圣经,重新定义何为“教义”,这非常符合罪人的口味,我们是人啦,难道能得到或者说拥有,进而去传讲那么绝对的真理,甚至还是关于上帝的真理?弟兄姊妹们,这是魔鬼的谎言,这个谎言的巧妙之处不在于直接否定圣经本身的绝对可靠性,权威性,无误性,而在于在教会与圣经之间开辟一道红海深渊,使教会可以眺望真理,不断接近真理,然而永远不能确信自己所拥有的,所公开宣扬的,所为之舍命的,就是上帝意愿赐下的圣经真理,使徒的教训,那赐生命的道。教会与圣经之间也可以说是有一大片旷野,等待我们去探险,去征服,藉着不断的归正和改革Reformation,来领受圣经的光照。这不是路德的改革路线,恰恰与之相反。这种谎言使圣经成了红海对岸的云柱,或者说浮在云端的天书,你只可以敬仰和尽力靠近,不断受光照,然而你过不了红海,度不过那旷野,摸不到云端的天书,你无法完全拥有,持守,捍卫上帝的话语。

教义与圣经不同,虽然有启示真理的光照,但并非启示真理本身。
虽然这里肯定了“教义”有启示真理的光照,但接着就对之否定说,“教义”不是启示真理本身。我不是在鼓吹说今天教会的公开认信(大公信经信条,比如使徒信经),牧师所传讲的,以及协同书的内容是圣灵逐字逐句的默示,不会有错误。这样的攻击是出于魔鬼,只有恶意中伤的对手才会试图给我们倒扣这样的帽子。我们必须拆穿对手的谎言---我们的教义,教训,教导,认信,信条,信经不是圣经的教义,教训,教导,认信,信条。再一次地,我也不是在说,人在教导圣经真理上不会犯错误。事实恰恰相反,我们正在面对这样的谬误所带来的挑战。“教义”教训,信经信条,协同书,也带上改革宗三项联合信条一起说吧,它们若有错误我们需要怎么办是一会儿事;辨别是否是圣经真理,认信並持守它们是另一回事。传道者不能一边说自己是高举圣经,唯独圣经,一边又说自己讲的不完全是启示真理本身,离真理还是有偏差,那怕是一丁点儿的误差。圣经没有给我们这样许可误差的权柄,若传道者不完全确定自己所信的,所教导的,最好放弃呼召。

Mat 28:18  耶稣进前来,对他们说:「天上地下所有的权柄都赐给我了。 
Mat 28:19  所以,你们要去,使万民作我的门徒,奉父、子、圣灵的名给他们施洗(或作:给他们施洗,归於父、子、圣灵的名)。 
Mat 28:20  凡我所吩咐你们的,都教训他们遵守,我就常与你们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 
主耶稣的话语没有半点儿犹豫, 凡我所吩咐你们的,都教训他们遵守”。我们不能一边传讲基督,一边说我的教义,路德会的教义,不寐宗的教义,改革宗的教义,天主教的教义,东正教的教义,福音派的教义等等仍然离启示真理圣经有差距,有偏差,有需要改进的地方。恰恰相反,我们必须要忠于主的教训,我们必须传讲主的话语,不是将来的改进版,而就在此时此刻。我必须时刻要拷问自己:“这教义是否是圣经真理?若不是,弃绝它。”这当是传道者的坚定不移的立场。

为了更清晰地描述这个谎言的存在,我列举一些在教会里面时常听到的语重心长的话:
1. 我来教会听道,晓得牧师传讲的肯定有出于他自己意思的啦,不可能完全是圣经。
2. 哪有什么完美的教义,都是有瑕疵的,需要进一步改进,穷尽一生所知道的也只是皮毛。
3. 你敢说你信的教义绝对没错?教义是人的东西,要读圣经,唯独圣经,孩子。
4. 圣经那么厚,我们要持开放态度,学术自由,我们罪人能弄懂多少。
5. 教义面对圣经必须保持谦卑,任何宗派教义都不是圣经,更不是圣经的总结和终结。
6. 第三、必须警惕教义对教会生活的搅扰——如果教义已经穷尽了圣经真理,教会就毫无意义。
7. 圣经以66卷书的启示向天路开放;圣经是并且唯有圣经是教会建立和发展的根基。

Joh 5:39  你们查考圣经(或作:应当查考圣经),因你们以为内中有永生;给我作见证的就是这经。 
Joh 5:40  然而,你们不肯到我这里来得生命。
 39 Ἐραυνᾶτε τὰς γραφάς, ὅτι ὑμεῖς δοκεῖτε ἐν αὐταῖς ζωὴν αἰώνιον ἔχειν?καὶ ἐκεῖναί εἰσιν αἱ μαρτυροῦσαι περὶ ἐμοῦ
“给我作见证的就是这经”。更直接的翻译应当是“然而这些(经卷)是一直并且正在作见证,关于我。”我们可以因此说,圣经66卷书的启示并非是开放的,圣经的启示是收缩和聚焦的,指向那唯一的通天窄门,那条天路只有耶稣基督,圣经都是见证耶稣基督。不然,说再多“圣经是教会建立和发展的根基”都是空话,甚至我们在其中可以看见文学梦的无限遐想和冲动,我们必须禁止自己朝着这个路线发展。

在我们回到“教义”相关的圣经语境之前,我们来看胡春林的吊诡之处:
将任何教义,无论是路德宗的教义还是改革宗的教义,无论是天主教东正教圣公会的传统,形式上等同于圣经、表面上凌驾于圣经之上,都面临着同样圣灵的责备:18我向一切听见这书上预言的作见证,若有人在这预言上加添什么,神必将写在这书上的灾祸加在他身上。19这书上的预言,若有人删去什么,神必从这书上所写的生命树,和圣城,删去他的分”(启示录22:18-19)。这是启示录上清清楚楚的话语,因此特别涉及末世论和千禧年的信息,你与其言之凿凿但改变圣经的话语,不如谦卑诚实地顺服圣经的字句,免得自以为是,获罪于天。
意思就是说,胡春林也不得不承认,自己作为牧师所传讲的必须是圣经真理,不然是要受审判的。教义必须是圣经真理,信经信条必须是圣经真理,Confessional Doctrines认信的教义必须是圣经的教义。Lutheran Doctrines路德宗教义必须完全是圣经的教义Biblical Doctrine/doctrine of the Bible. 不寐宗的教义Doctrines of Bumeism必须完全是圣经的教义Doctrine of the bible.不然那可怕的审判是唯一的结局。当然这里我们先不谈末世论和千禧年问题。这种“自我矛盾”的不寐现象,其吊诡之处在于:严于待人,宽于待己。对待别人的教义审判要用律法和恐吓,对待自己的教义要用福音和宽容。当然还有另外一种现象:宽于待人,宽于待己,在此就不对此剖析。我要说的是,也是圣经说的,对于传道者的传讲而言,没有福音可言,错了就是错了,必被定罪。愿所有走上这份呼召之路的人,恐惧战兢,永远不要说:“我不确定在讲台上所教导的是否完全是基督的教训,我需要祷告求主怜悯我的讲道错误。”,这也包括我自己以及不寐宗的未来领袖们,这是主话语的教训。

和合本路17:1耶稣又对门徒说:“绊倒人的事是免不了的,但那绊倒人的有祸了。  和合本路17:2就是把磨石拴在这人的颈项上,丢在海里,还强如他把这小子里的一个绊倒了。

“我所讲的若有错误,后人若有发现,你们要弃绝我的错误。”胡春林,以及唐崇荣博士的这种对先人话语的滥用是矫情,圣经并未授权给传道人这种“将来死后”纠错的盼头。要感恩的是,我们都还活着,让我们勇敢地面对自己的异端教训,回头走在光明的路上。若不完全确信自己讲的完全是圣经真理,请放弃公开传道的呼召,找一所大学的宗教研究院写写论文,此生足矣。要晓得牧师是很危险的职业。

本站特稿:直面路德教会的政治告密者和控告者
无论如何,在圣经字句与核心教义之外,教会应该坚持基本的学术开放和良心自由,这一点路德本人比他的后继者更令人尊敬。而如果我们用协同书作为学术审判的绝对根据,路德本人首先不是路德教会之人。这是路德和加尔文的不同:路德是个别观点有缺陷,而加尔文是整体教义的偏转。但他们不过是人。---任不寐,20161115
我们很清楚胡春林在LCMS路德会的要求,“学术开放和良心自由”到底是指什么。只要你们允许我在“末世论和千禧年”这问题上持守我自己的立场见解opinion,你们可以钟情于你们自己传统的固执和死板,我们还是可以合一且彼此和睦,共创路德会在中国的新天地。这要求乍听起来并不过分,毕竟是在圣经字句和核心教义之外嘛。请问,耶稣基督的再来和审判能与因信称义脱得了关系吗?我们的盼望不就是基督再来吗?在这方面出错或者持开放态度试问有何图谋?千禧年是一个新的发明,不幸的是,这发明不属于不寐宗,说起来不寐宗还是有相当的历史可追溯的,我们后面再论。我们要晓得,基督教会不需要任何人的妥协所带来的合一,路德宗教会同样如此,因为她是基督的教会。
  
从这个层面,我更尊重改革宗认信信条的弟兄姊妹,错了就要错的有勇气,和诚实---这就是我所信的,我愿意以此面对上帝的审判。“学术开放和良心自由”这个组合是腐败基督信仰和教会最有效的武器,魔鬼的伎俩我们要晓得一清二楚。今天在这个教义上要学术自由,明天可以在另一个教义上要学术自由。谁晓得最后还有几项核心教义呢?对有些人来说,基督耶稣这个名字是唯一的核心教义,其它都可以自由,哈。

19这书上的预言,若有人删去什么,神必从这书上所写的生命树,和圣城,删去他的分”(启示录22:18-19)。这是启示录上清清楚楚的话语,因此特别涉及末世论和千禧年的信息,你与其言之凿凿但改变圣经的话语,不如谦卑诚实地顺服圣经的字句,免得自以为是,获罪于天。
刚刚还在寻求路德会总会的“学术开放和良心自由”,此时立场来了大转变,所需的时间也就几段话的间隙。这是被逼的走投无路了,就显得更诚实和有勇气。终于回到了“誓死捍卫千禧年”的坚定不移,并且将反对他的人定于死罪。这需要勇气!我敢说不寐宗是有盼头的!

D. 什么是认信?

3:14 但你所学习的、所确信的、要存在心里.因为你知道是跟谁学的.
3:15 并且知道你是从小明白圣经.这圣经能使你因信基督耶稣有得救的智慧。
3:16 圣经都是 神所默示的、〔或作凡 神所默示的圣经〕于教训、督责、使人归正、教导人学义、都是有益的.
3:17 叫属 神的人得以完全、预备行各样的善事。

现在我们再回到这段关于圣经,神学,教义,认信的经文里面。
前面我们特别针对“神学”,“教义”的定义进行的疏离。下面我们探讨“认信Creed/Confession”。什么是认信(信经信条)?普世教会,尤其是在中国的基督教会里面,通常被大家所熟知的是《使徒信经》,我信上帝,全能的父,创造天地的主,...我信...我信...

Romans 10:9 and 1 Timothy 6:12  Nestle GNT 1904 (和合本+ESV)
ὅτι ἐὰν ὁμολογήσῃς /Confessἐν τῷ στόματί σου Κύριον Ἰησοῦν, καὶ πιστεύσῃς ἐν τῇ καρδίᾳ σου ὅτι ὁ Θεὸς αὐτὸν ἤγειρεν ἐκ νεκρῶν, σωθήσῃ·
ἀγωνίζου τὸν καλὸν ἀγῶνα τῆς πίστεως, ἐπιλαβοῦ τῆς αἰωνίου ζωῆς, εἰς ἣν ἐκλήθης καὶ ὡμολόγησας τὴν καλὴν ὁμολογίαν(见证/Confession) ἐνώπιον πολλῶν μαρτύρων.

罗马书10:9, 提前6:12 (和合本)
Rom 10:9  你若口里认耶稣为主,心里信神叫他从死里复活,就必得救。 
1Ti 6:12  你要为真道打那美好的仗,持定永生。你为此被召,也在许多见证人面前,已经作了那美好的见证。

homologeó: to speak the same, to agree
Original Word: ὁμολογέω
我非常喜欢这个希腊词,和合本里面的“承认,见证,说,”很多时候都是这同一个词的动词或名词。To speak the same thing, 这是英文里面最好的表达。中文直译的话可以讲“说同样的事,同样地说”。弟兄姊妹们,这很重要,“认信/Confession”包括“信经信条”这些都是必须的,也是美好的。为什么这样讲?因为我们的信仰是上帝的信仰,是上帝赐给我们的,藉着祂的话语,圣经。祂的话语成了肉身,耶稣基督我们的救赎主。圣经见证这位道成肉身的。我们认信说,“这是我所信的,”完全是将上帝的话语再说回去,说同样的事情,讲说上帝的教义,上帝的教训,上帝的信仰。这是路德宗神学特别强调的,讲说上帝所说的。

当我们每个主日宣信说“我信上帝,全能的父....我信我主耶稣基督,...我信圣灵...”的时候,我们不是在做机械式的朗诵,我们是在敬拜上帝。因为我们在讲说上帝的话语,上帝所赐的信仰。我们对上帝话语以及藉着祂的话语所赐救恩的认信,是对上帝信实的福音应许最美的回应,是在赞美上帝,是在说,上帝啊,你说的都对。当我们传福音给别的时候,我们是在作见证,同样地,我们是在讲说上帝所说的话语真理。

3:14 但你所学习的、所确信的、要存在心里.因为你知道是跟谁学的.
我们的认信,就是我们所确信的,所学习了的,存在心里的。就必须是圣经的真理,圣经的教义,上帝的教义。

将任何教义,无论是路德宗的教义还是改革宗的教义,无论是天主教东正教圣公会的传统,形式上等同于圣经、表面上凌驾于圣经之上,
我们已经说过,这是显而易见的诬蔑,对手试图用这种莫须有的罪名扣在教会头上。我们必须肯定的是,我们的教义必须是圣经的教义,上帝的教义;出于圣经,基于圣经,不与圣经相违背,符合圣经,不超越圣经。圣经所教导的,我们就教导什么。不寐宗的教义也必须如此行,当然我们再说,宗派教义是否有误是一回事,错误了怎么办是另一回事。我们所信的和持守的,必须完全是圣经所教导的,让我们认信和持守的。

圣经所讲的认信对象只有基督和圣经,而不是教皇、主教、路德、加尔文或协同书、郁金香和任何其他教义宪章(马太福音10:32;罗马书10:9;彼得前书3:15;约翰一书4:2)。
我不得不说,这是胡春林最高明的辩驳,对此,我们必须剖析清楚,看清魔鬼的伎俩和弥天大谎。神学名词theological terms的定义是这里争辩的核心。

前面我们看到圣经对“认信”的定义,即讲说上帝所说的。胡春林把认信的对象聚焦在“基督和圣经”上,这绝对没错。那么我们看后半句,而不是教皇、主教、路德、加尔文或协同书、郁金香和任何其他教义宪章。按照这种逻辑,胡春林在教会讲台绝对不能证道,他所能做的必须是,而且也只能是“朗诵圣经经文”,完了之后或许可以加上一句“这是主的话语。”我不知道,或许这最后一句也不能添加,因为圣经里面没有这句话。这种很可笑的,自我矛盾,自我绝罚的“神学教义认信立场”是荒谬的。胡春林之所以仍然在牧会,讲道,主持CSMP所谓的神学院,唯一的根基和良心自信,就是他本人放弃了圣经所严格要求的“神学”,“教义”以及“认信”这些内容的实质,用另一套“虽然圣经可以绝对,但我们不能绝对的”学术开放和良心自由体系取而代之,我将之定义为“不寐宗”的神学思想建设基本框架。当他提出路德小问答不适合中国国情,中国路德会需要自己写适合国情的小问答之时,这举措和动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督教神学思想建设如出一辙。我并没有在这里鼓吹所有基督教会必须要用路德小问答,但它所教导的内容是否是出于圣经,教导圣经的教义,完全适合任何地方的罪人---这是我的关切。中国罪人并没有特色的地方,请不要高抬自己的民族。

这种半开玩笑的推敲看似荒谬,然而非常流行,我并不害怕世界的某个角落正在执行这种“唯独圣经,唯读圣经”的立场,然而让我担心的是,这种无法实施的荒谬正在侵蚀着基督教会的每一个角落。貌似上帝并没有给我们绝对的信仰,我们无法绝对我们所信的,我们要随时预备好更改信仰告白,更新教义,在圣经中玩“探索发现”。教父们从来没这种想法,在对付异端的时候,在捍卫真理的时候。他们定义“三位一体”,“上帝之母”等等这些传统神学术语的时候没有半点儿的含糊,为什么?他们难道没有这种不寐宗认信上的焦虑和嫉恨吗?

为了让此问题显得更清晰,我先重复下前面提到的一个常识问题。这不需要什么高深的学问。“任不寐,胡春林,不寐牧师,胡牧师,任牧师,不寐之夜博主,不寐宗创始人”,当然我还可以罗列更多的名词来指向同一位人,就是大家所熟知的。当然,这里面有一个特别敏感的词“不寐宗创始人”。胡春林本人是坚决弃绝的,说这是“腐鼠”们的造作,他从来没想过要创立宗派。那么,我为何执意要给起这个名字呢?目的有三个:一个是分清胡春林的教导与LCMS路德宗教导的区别,第二是让大家晓得若他最终出走路德会,分裂是他引起的,而不是路德会,第三就是为了说明目前这个问题。回到正题,当我罗列前面那些大家所熟知的名词的时候,我想没有一个人会反对说,“胡春林不是任不寐,或者胡春林不完全是任不寐那个人。”这是语言交流的常识,不需要解释,当然除非有人起来反对,可能就需要更多的澄清和定义。这也就是我为何后面需要定义“不寐宗”的原因。说到这里,唐崇荣博士更诚实些,立了“福音归正宗”,光明磊落,没有半点含糊,立场和路线说的一清二楚。路德宗当年背上这个不寐宗今日所指控的罪名,也是教皇派给的,后来也就认了,毕竟名字算不了什么,值得付上性命的是实质,即路德宗的信仰,耶稣基督的福音,因信称义。

接下来我们从“三位一体”这个神学名词着手。圣经有这个词吗?没有。那我们还敢认信《亚他那修信经》,这不是找死吗?绝不是,“三位一体”的教义完全是圣经的教义:即圣父是上帝,圣灵是上帝,圣子是上帝,上帝有几位?上帝只有一位。你说这是不是圣经的教义?你若说不是,那是亵渎,所信的也不是真上帝,也就没有救恩。说到这里,我想起之前有位改革宗的弟兄,我们仍然是好朋友,谈论“三位一体”翻译上的问题时,他说更恰当的词应该是“三位一质”,因为“质”在中文语境更能表达Same Essence这个意思。但他又说,不过约定俗成了,没必要更正。你看到没有,神学名词以及翻译重要的是“其所指,其所是”。根本不需要不寐宗这样的矫情和自我为义。

但你说这些神学名词的发明不是掺杂许多哲学的术语吗?我要说这不是关键,我们还活在地上,上帝启示祂自己是用我们能懂的语言,这些名词的“所是和所指”在基督信仰里面是圣经的教训,上帝的教训,在重复圣经,重述圣经,见证圣经,没有半点含糊。比如“上帝”和“神”这样的名词在中文语境,之前绝对是指土著异教,就像今天的“佛”,然而基督信仰来到中国,用了“神,上帝”这些词在翻译上,当我们呼求上帝的时候,我们晓得那就是启示圣经的上帝,启示圣经的神,赐下耶稣基督的,拯救世人的。顺便提下,天主教翻译时用了“天主”,一个中文语境里面从来没有的,你能说“天主”不是基督教的上帝吗?我要说的是,“神学”不高于语法,恰恰相反,受制于语法,这是上帝的旨意。我们可以说上帝高于语法,但神学,神的话语,这些都受制于语法。

说到“三位一体”,“圣灵是上帝”,圣经里面也没有后面这句话,难道我们要因此重拾那古老的异端教训吗?胡春林的一个学生曾经为了要指控我们“高举协同书”,反驳“上帝之母”这个教训,用的理由是什么?圣经没有这个词。听起来真的很给力哦,圣经都没有,你敢公开讲这个教训?不怕审判吗?我在此不想重复对手借鉴“聂斯托利派”这个异端的辩术,需要提及的是,这种“圣经里没有这句话,所以...”的论辩是胡扯八道,我不怕他们发明新的教义,新的神学名词,只怕他们手里拿着圣经,通读百遍,希腊文希伯来文超级强,却永远不确定自己到底信的是什么。对于此事件,胡春林曾经在博客问答中公开提及过,由于目前他们资料的发布故障,暂时无法提供到这里,稍后或可以补齐。

所以这是我的立场。第一、迄今为止路德宗教义高于改革宗教义和天主教教义以及所有基督教宗派的教义;
我个人只接受否定性的教义认信:面对异端、异教、邪教和其他宗派,我们无条件认信协同书;但是,在圣经面前,我将协同书视为阅读圣经的一种方法,同时让一切教义随时随地变为粪土。
我不想把他们推向深渊,但胡春林这样对自己所在路德会的恭维是一文不值,LCMS及其它任何认真严肃的路德会都不需要这样的恭维。路德会需要的陈述是,路德宗的教义就是圣经的教义。如果路德宗的教义有半点不是圣经的教义,我们都要弃绝它,这不是我的话,这是胡春林比较敬佩的路德宗神学家Sasse所说的话:

一位牧师将自己宣誓于一个信仰告白,(背后的观念却是)在这个信仰告白与上帝的话语相一致的条件下【Quatenus】,那么在他里面就永远不会有一个真实和严肃的教义宣誓。因为任何建造在Sola Scriptura【“唯独圣经”】之上的教会,它的信仰告白都仅仅是在它与作为norma normans【衡量的标准】的圣经相一致,并且准确地辨明相同教义的条件下才有权威。在此路德宗和改革宗是完全一致的。只有粗鲁的无视或恶毒的中伤,自从《协同式》形成之日以来,才会去谴责我们教会说它将信仰告白(协同书)凌驾于圣经之上。若有人能向我们显明里面包含的教义是与圣经相违背的,我当然准备好放弃信仰告白里面的任何主张或者连同整个信仰告白一起舍弃。 赫曼.撒希,《Quatenus or Quia在一定条件下,还是因为》1938,孤独的路,卷一,459

我们再看看胡春林所敬佩的Pieper所发出的警告:
“所有这些还有其它的quatenus(一定条件下)签署形式都在挫败信仰告白约束力的目的。堂会永远不能弄明白信仰告白里面含有的教义有多少是正在被接受的。这些quatenus(一定条件下)的签署形式,说到底,是与普世价值诚实和正直相违背的。并且经验也表明,在要求一个有条件式的签署背后,隐藏着对信仰告白中某些教义的拒绝承认。这也同样适用于在我们今天那些持守某种quatenus(在一定条件下)签署形式的路德宗人士,因为他们在教义上与信仰告白的教义立场不一致,比如:在教会论上,在圣职论上,在末后论(千禧年)上,和在敌基督论上。”
Francis Pieper Christian Dogmatics Page 354-356
弗朗西丝.皮珀《基督信仰教义》354-356
Volume 1-Holy Scripture-Part 15: The Authority of Scripture and the Confessions
第一卷--圣经论-15部分:圣经权威及信仰告白

亲爱的路德会“认信派”弟兄姊妹们,你们不要怕。你们所信的小问答,大问答,甚至协同书,都是圣经的教训,教义。当我们读到路德小问答里面关于圣洗礼的内容时,我们可以肯定这就是圣经的教导,不管是谁写的,因为这教导就是圣经的教导。不仅对当时的德国百姓有用,对我们今天的中国基督徒也适用,尽管我们可以写出另外一本符合圣经教训的问答小册子,但这是另外一会儿事。我们需要查验的是,我们教会所公开联合认信的是否完全是圣经的教导,这就够了。若是,持守它,正如主吩咐当时与祂一起的门徒的那样。当你们的牧师说他被按立为牧师,要按照圣经和协同书的信仰告白教导你们,捍卫真理的时候,你们也不要怕对手的指控“那人高举协同书凌驾于圣经,”因为你们牧师是在做正确的事,合乎主吩咐的事。

IV. The Sacrament of Holy Baptism
第四部分:圣洗礼
As the head of the family should teach it in a simple way to his household.
作为一家之主,应当将这问答以简明的方式教导给妻子儿女。
First.
问一
What is Baptism?--Answer.
什么是洗礼?---答:
Baptism is not simple water only, but it is the water comprehended in God's command and connected with God's Word.
洗礼不单单是普通的水,而是蕴含在上帝的命令中并与上帝的道连合的水。
Which is that word of God?--Answer.
那上帝的话语是指?---答:
Christ, our Lord, says in the last chapter of Matthew: Go ye into all the world and teach all nations, baptizing them in the name of the Father, and of the Son, and of the Holy Ghost.
基督,我们的主在马太福音最后一章说:“你们要去,使万民作我的门徒,奉父、子、圣灵的名给他们施洗。”

最后,既然胡春林那么喜欢路德,似乎路德在中国也是名人。我们看下路德在对付伊拉斯谟,论自由意志的时候,所说的话:

在基督徒中间,没有哪件事比【坚持其所信的】更为众所皆知、更普遍的。如果放弃坚持,你就等于放弃了基督教。这就是为什么天父从天上赐下圣灵给基督徒,以便(在他们中间)可以荣耀基督,认祂为主,甚至连性命也不顾。要不是那份坚持,一个人是不可能为了他所认信和主张的,付上生命的代价。而且圣灵在【坚持】这件事上,所要的尚不止此,祂首先要来责备这个有罪的世界(约16:8),如同要发动一场战争一样;而且保罗也命令提摩太要【劝勉人】、【无论得时不得时】(提后4:2)。但一个人对自己要去劝勉别人的事都半信半疑,而且不能坚持不变,那么他去劝勉人,岂不是一件很可笑的事吗?我看还是送他去安提西拉好了!

但就是我这个最大的笨蛋,才会浪费口舌及时间在这比日光还要明亮易懂的事物上。什么样的基督徒会同意【坚持其所信】是一件可以任意贬损的事呢?若是如此,那简直就是否认了整个信仰,或根本是在坚持没有信仰和任何教义的【信仰】。那么,为何你坚持【我不乐于坚持我的主张】呢?又为何你较喜欢这样的心态胜于相反的心态呢?
...
  当基督再一次呼召你之时,那时你仍效忠于你的怀疑论和柏拉图学派,请容许我们坚持主张的人,全心投入自己的论断,并且陶醉其中吧!圣灵不是怀疑论者,祂写在我们心版上的,不只是怀疑或意见,而是比生命本身和所有的经验更肯定与明确的主张。
...
  当然,我承认圣经中有许多经文是模糊难解而且深奥无比的,但是,这并不是因为这些经文本身高不可攀,而是因为我们对这些经文所用之字词与文法的无知;不过,这些经文绝对无法阻挡我们对于全本圣经本身的理解。因为封印已经开启,石头也已经从墓门滚开(太27:66,28:2),而且至高无上的奥秘也已显明;也就是说,上帝的儿子基督,已经道成肉身成为人了,上帝是三位又是一位,基督已经为我们受难并且作王到永远了,那还有什么更崇高的事物仍然隐藏在圣经里呢?这些事物不是早就家喻户晓,甚至在大街小巷也吟唱了吗?去掉基督,你还能在圣经中找到什么剩下的东西呢?
选摘于《路德文集》第二卷,论意志的捆绑,335-342页。

结论:我们在神学,教义,以及认信上不能向这种人文主义路线妥协,因着耶稣基督的福音和上帝的信实,我们必须,不仅承认圣经的可靠,清晰,易懂,无误,绝对,同时也要承认,上帝也吩咐了,我们可以在神学,教义以及认信上确信无疑,持定到永生。因为我们的神学,教义以及认信必须是圣经的教义,上帝的教义。上帝没有给我们权柄去拥护“学术开放和良心自由”,尽管如今的状况,尤其是在新教里面弥漫着这种诉求,但我们要晓得使徒的教训和主耶稣基督的吩咐。虽然我们都盼望合一,这正是主耶稣的吩咐,也是祂所祷告的,然而我们不能以牺牲祂的话语为代价,以“学术开放和良心自由”为掩护,来谋求人虚伪的合一。祂的话语永远长存,我们所信的,所见证和传扬的也当是如此,去面对审判,坦然无惧。

以使徒保罗给提摩太的话共勉!
提后1:12-14
2Ti 1:12  为这缘故,我也受这些苦难。然而我不以为耻;因为知道我所信的是谁,也深信他能保全我所交付他的(或作:他所交托我的),直到那日。 
2Ti 1:13  你从我听的那纯正话语的规模,要用在基督耶稣里的信心和爱心,常常守著。 
2Ti 1:14  从前所交托你的善道,你要靠著那住在我们里面的圣灵牢牢的守著。 

刘富涛
2017.12.02 于深圳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